爱茶成痴是一种怎样的境界?一起聊聊历史上那些“茶博士”
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爱茶成痴是一种怎样的境界?一起聊聊历史上那些“茶博士”

 

很多人说自己爱茶,那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在历史上留名的那些爱茶成痴的人,他们喝茶有讲究,不仅爱茶,也钻研茶,其实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“茶博士”。

陆羽

陆羽爱茶成痴是毋庸置疑的,世人只知道陆羽被奉为“茶圣”,著有《茶经》,但其实细细想想不难得出结论,虽说陆羽著《茶经》与他感情受挫这个事儿有些关系,但细细一想,他若不是十分爱茶之人,怎么能穷尽一生,只为著出《茶经》呢?

卢仝

这个字可能很多人不太识得,念(tónɡ),卢仝是唐代诗人,因为爱茶成痴写作了著名的《七碗茶诗》,更为夸张的是,卢仝说喝茶不能超过七碗,否则必醉,看来是对茶热爱到一定境界了,才如此“如痴如醉”啊!

《七碗茶诗》

一碗喉吻润,两碗破孤闷。

三碗搜枯肠,唯有文字五千卷。

四碗发轻汗,平生不平事,尽向毛孔散。

五碗肌骨清,六碗通仙灵。

七碗吃不得也,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。

蓬莱山,在何处?玉川子,乘此清风欲归去。

山上群仙司下土,地位清高隔风雨。

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,堕在巅崖受辛苦!

便为谏议问苍生,到头还得苏息否?

李白

诗仙李白向来以诗著称,其多首诗作都成为后人传诵的名作,我们上学的时候学过的不少脍炙人口的唐诗,都出自李白之手,噫吁嚱!令人没想到是,李白还是个茶评行家呢,当时李大才子和众人在敬亭山经常集会,李白也经常边饮茶边作诗,在他众多传世的诗集里也有茶的身影。原来他不止是喝酒的诗人,也是个人爱喝的诗人!

古代除了这几位“茶痴”,其实还有:

晚唐著名文学家皮日休,精通茶事,善写茶诗,他自制了一套精美的“袭美茶具”,写过《茶中杂咏》。

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,她与丈夫都是茶道中人,他们旅居青州时常以茶为戏,饮茶助学。

张岱,明末人,曾戏谑地自称“茶淫枯虐”。他曾联合乡人,对家乡一款没落的贡茶进行改造,使得此茶名声大噪,并更名为“兰雪茶”,后重新雄踞江南第一名茶的宝座。

乾隆皇帝,一生嗜茶,他曾六下江南,微服私访的同时饮遍了江南名茶。“国不可一日无君,君不可一日无茶也!”

蒲松龄久居乡间,知识渊博,他自制了菊桑茶,具有补肾、抗衰老的药效。

“扬州八怪”之一的汪士慎,是“八怪”中与茶结缘最深的一位。他一生品茶无数,对各种茶叶的形状和味道了如指掌,闭着眼睛品茶都能说出茶叶的产地,甚至是几时采摘的茶叶。

古代都比较遥远,那么近现代茶痴名人又有哪些呢?

毛泽东

首先要说的就是毛主席了,毛主席是湖南人,而湖南是产茶区,毛主席一生征战四方,正是在战乱之中,才见茶的珍贵,因为于茶中总能感受到片刻宁静,就像他提的在闹市中看书的道理一样,毛主席一生爱茶成痴,如今赫赫有名的贵州绿茶——都匀毛尖(又称鱼钩茶、雀舌茶)也是毛主席亲自命名的呢,伟人的风采,戎马倥偬,在茶里也能见到一二。

孙中山

孙中山先生爱茶知茶,并且极力倡导以茶代酒,他认为茶是文明国家最适宜的饮料,在他的演讲和文集中也多次提到茶,伟人的见地可见一斑,到现在形形色色的社交场合中,越来越注重养生的人们也提倡以茶代酒,以达到养生的目的。

关于以茶代酒,还有个小典故:

以茶代酒

公元264年,吴国最后一位皇帝孙皓继位。孙皓刚刚继位时,常常开放粮仓扶持贫困人民,因此深得人心。但慢慢的,由于孙皓酷爱喝酒,终日沉溺于饮酒寻欢当中,并且要求群臣作陪,性情也变得残暴不已,而逐渐失去人心。

奇葩的是,在孙皓的酒宴上有这样一个规矩,无论你会不会喝酒,酒量好不好,每个人最少要喝七升,并且七升酒必须要见底,否则就是对君王的不敬!但是,韦曜则是群臣中唯一的例外。

韦曜一向酒量不佳,最多不过两升。当然,孙皓作为一国君王,不会因韦曜酒量不好而给予特殊照顾,主要是因为韦曜原是南阳王孙和(孙皓的父亲)的老师,加之当时韦曜正在为孙皓写传记,出于这样的考虑,孙皓便对韦曜格外大度。

知道韦曜不胜酒力,每次酒宴孙皓都会悄悄地派人用茶水换掉韦曜的酒,韦曜也心领神会,每次都高高举起酒杯“以茶代酒”假装与众人干杯。这样他就不至于在群臣面前难堪,也避免扫了酒兴。

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说“以茶代酒”的由来。

老舍先生

中学时候,我们都学过老舍先生的《茶馆》,他的字里行间,也透露出对茶的偏爱,他说“喝茶是一门艺术”,在日常的写作中,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,到现在,北京城内大大小小的老舍茶馆都是直接以他的名字命名,可见茶之于老舍的意义。

 

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,所以与茶有关的趣闻也是数不胜数,除了以上几位小编提到的名人之外,还有宋徽宗的《大观茶论》,也有周恩来总理的“一天只许泡一泡茶”的故事,茶中真是趣事多多呢。

 

不知道茶友们,有没有“不可一日无茶”这种感受呢?有的话,不妨跟大家分享一二呢!